6日,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发布了《一个对抗调查者的落败——北京市海淀区图书馆原馆长赖双平违纪违法被查始末》报告,首次披露了赖双平一案的细节。赖双平案是北京首例在“零口供”背景下采取拘留措施的案件。北京市海淀区纪委副书记、纪委副书记张磊表示,“赖双平在反对该组织的审查和调查方面表现出罕见的固执。调查和处理这一案件确实不容易。”海淀区人民法院第二刑事审判庭法官范强也表示,赖双平的案件是在证据的基础上判决的。“本案中,被告(即赖双平)不配合调查,行贿和受贿的证���不同。然而,本案仍有文件证据、物证、录音资料、其他证人证言、回避记录等证据。足以证明赖双平受贿的事实。”赖双平,今年55岁,2006年11月至2016年12月担任海淀区图书馆馆长,主持并负责图书馆工作。自2017年1月起,他一直担任海淀区图书馆党支部书记。2017年8月,赖双平被宣布进行调查。去年12月27日,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裁定,赖双平利用职务之便多次向他人敲诈勒索,受贿总额273万元。情节特别严重的,依法从重处罚。他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,追回赃款并没收,罚款100万元。贿赂比预期的要低。赖双平在一审中被判“彻夜未眠”后,拒绝接受判决并提起上诉。今年4月25日,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刑事判决,驳回赖双平的上诉,维持原判。法院发现,2015-2017年期间,赖双平在新旧图书馆引入自助借书还书系统、音像系统期间,多次利用职务之便向他人索要付款或购卡,并利用职务之便购买家具、书籍等项目。他总共受贿273万元,后来用于个人消费和为儿子购买住房。据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报道,赖双平贪财,从书房的四宝到乒乓球拍,甚至车窗电影。几位涉嫌行贿者表示,一旦双方谈生意,赖双平将主动要求付款。如果对方稍有犹豫,赖双平会表现出“我可以让别人做这个项目”的意思。为了获得最大利益,赖双平会提前计算对方的利润,并总是“逆着电网”报价。涉嫌行贿者之一杨琴表示,赖双平提出在项目开工前支付合同价格的20%。杨琴不知道该项目的具体利润,也没有立即回复。赖双平随后向杨琴展示了仍然保密的设备单价。大为公司在赖双平的帮助下成功赢得了项目,并一次性支付了赖双平40万元现金。另一名涉嫌行贿者邵郑飞表示,根据赖双平的“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数”比率,有时会有5000元的余额,然后赖双平会自动“舍入”到10000元。有一次,邵郑飞分两次给赖双平付款。收到第一期后,赖双平觉得这比他的心理预期要低。第二天,他给邵郑飞打了电话。除了继续追回款项,他还说,他“气得整夜没睡”。2016年3月31日,赖双平再次要求邵郑飞“谈事情”,称该项目预算很大,需要付出“更多努力”,因此他需要更高比例的便利费。邵郑飞担心公司不相信赖双平有这么大的“胃口”,他回去时无法解释。他用手机秘密录制了3分55秒。事件发生后,他把录音交给了调查组。虽然调查组有大量证据证明赖双平